西晉至南北朝是我國造紙業的成長時期。其特點是:造紙業有了較大的發展規模,紙張取代了簡牘,成為社會上主要的書寫材料。
一、東晉已用稻、麥草造“土紙”
晉朝建立后,社會經濟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轉,文化也發達起來,對紙張的需要量加大,造紙業就要求有更多的原料供應生產。尋找造紙新原料的課題,提到日程上來了。公元317年(東晉)晉元帝司馬睿,建都金陵(現南京),中原地區的造紙法通過人民的交往傳到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
江南山青水秀,地理、氣候條件良好,繁茂的植物打開了人們的眼界。勞動人民選擇了草(稻、麥稈)、藤(皮)作為造紙的新原料。因為以前造紙用的麻料,如破(麻)布、麻(線)頭、漁網之類都是廢舊物品,所以很自然地就會想到試用屬于糧食作物(稻、麥)副產物的稻稈、麥秸等來造紙。不過,稻麥草纖維較短,制成的紙張質地較粗、不耐用。故東晉的范寧(公元339至401年),在浙江做官時,發出“教令”(通告)說:“土紙不可作文書,皆令用藤角紙”。藤角紙就是藤紙。范寧的話說明兩個問題:第一是東晉已用稻、麥草造“土紙”,但是質量不好;第二是當時藤紙流行,質量較高。
由此可知,在公元四、五世紀左右,我國已經用稻麥草造紙,是世界上利用草類原料最早的國家。“土紙”即草紙,在我國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至今還把草紙俗稱“土紙”。一般用稻麥草纖維手工抄成的紙張,質量低,多供衛生用,“故不可作文書”。關于藤紙,據張華(公元232至300年)編的《博物志》一書中記載:“剡(音善)溪古藤甚多”。 剡溪即現今浙江嵊縣一帶。該地出產藤樹,又有溪流江河,是發展造紙業的好地方。藤紙因是用藤樹皮的長纖維造成的,故質量較高。
二、楮皮紙的推廣
在北方,造紙原料從麻擴大到楮皮。楮就是構樹,也叫谷樹。系落葉喬木,開淡綠色花,果實呈紅色,皮部纖維強韌。
公元五世紀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一書內有專章介紹楮的種植方法和情況。賈思勰做過高陽郡(今山東境內)的太守。他寫的這本書是對北朝所管轄區域內農副業生產的總結。其中著重指出,種楮是為了給造紙業開辟原料來源,用楮造紙的第一道工序是通過蒸煮剝取楮皮,它可作為商品出售,收益很大。這就是南北朝乃至以后若干年,推廣楮(皮)紙生產的歷史背景。農家常把加工后的楮皮出賣給造紙業,造紙業獲得了充裕的楮皮原料。于是楮皮紙就在社會上大大流行起來。
南北朝時有個叫張永(?~475年)的人,能自制紙墨,他造紙取其紙面平滑流利便于行筆。據《宋書》載:“張永有巧思,紙及墨皆自營造,上每得永表,啟輒執玩嗟自嘆,供御者了不及也”。這說明,鉆研造紙技術已受到人們的重視,民間所造的紙張,有的甚至比皇宮所用的紙還要好,張永能常給皇帝上書,在封建社會里當然不是普通人。與其說是他“有巧思”,不如說是幫他造紙的工匠有智慧。
三、晉代紙與漢代紙對比,質量已有了較大的改進
晉代以后,直至南北朝,我國造紙業獲得了較大的進步。史書上有記載,面且又有傳世和出土的實物佐證。如果我們把晉代紙與漢代紙加以對比,即可看出:兩種紙的質是有著明顯的不同。
例如現存故宮博物院內的《平復帖》,是用晉代麻紙所寫,它比寫有漢隸字的額濟納紙要好得多。從而使我們知道在造紙業發展中,這個時期紙的質量已有了較大的改進。
四、以紙代簡
晉代的文化事業較為發達,讀書、抄書、藏書之風日盛。據記載:晉初(公元289年)有官書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宋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有書六萬四千五百八十二卷;梁元帝時(公元552至555年)在江陵有書七萬余卷……。至于私人藏書也漸漸地增多。晉代的郭泰私人藏書五千卷。張華(公元232至300年)搬一次家,就車載書籍三千乘(輛)。梁武帝(公元502至549年)時“四境之內,家有文史”。(張秀民:《中國印刷術的發展及其影響》)。這都是造紙業發達促進文化事業發展的結果。
因為只有在價廉、適用的紙張能獲得充分供應的情況下,才能普及、提高人們的文化知識。當然,這跟造紙工匠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
紙張的大量生產與應用,使竹簡、木牘、縑帛逐漸縮小“世襲之地”。由于紙的運筆效果比竹木好得多,書法開始流行起來,王羲之(公元321至378年)和王獻之(公元344至488年)都是東晉時代著名的書法家。相傳王羲之做永嘉的太守時,常臨池學書,池水盡盤。后來,北宋的畫家米芾(公元1051至1107年)曾寫了“墨池”兩個大字,立于池側,作為紀念。他們寫字所用的紙,雖然叫做“布紙”,其實是用廢麻布所造,也就是麻紙。王羲之有一次送給謝安(晉代大官)麻紙九萬張,可見那時已能大量生產質量較好的紙張。
紙張普遍應用后,抄書之風流行。保護紙張的問題也提出來了。
紙張除了要受水、火、老鼠等災害之外,還會遭受“書蟲”(又名蠹魚,即毛衣魚)的蛀蝕。人們為了與蟲害作斗爭,發明了保護紙張和書卷的各種辦法。
葛洪(公元281至341年)用黃蘗汁浸染麻紙,在此基礎上,又發展成把紙進行“入潢”處理的方法。西晉陸云(公元262至303年),給他哥哥陸機(公元261至301年)寫信,要陸機把寫文章用的紙進行“入潢”處理,以便保存。所謂入潢,就是將麻紙放到黃蘗汁中浸一下,立刻取出晾干,這樣就得到“黃麻紙”(即黃色的麻紙)。黃蘗中含有生物堿,主要是小蘗堿(黃連素)可防蟲蛀。
此外,所謂雄黃治書法也出現了,這種方法就是把雄黃或雌黃磨成極細的粉末,和以膠料做成“墨錠”那個樣子。用的時候把它放在石板上研磨成黃汁,用來涂去黃麻紙上寫錯的字,另行重寫。
黃麻紙能防蟲,又有改寫錯字的輔助方法,從而提高了紙的實用性。東晉末(公元397至418年)安帝的太尉(相當于丞相的官職)桓玄下令說:“古者無紙故用簡,今諸用簡者,宜以黃紙代之”。至此士大夫階級作書和官府的公文都改為用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