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之前,先說說構樹和楮樹的關系。如果嚴格地從植物分類學的角這是從純粹的植物分類學角度來看的,倘若從大眾常識的角度來看,據《辭?!匪洠簶嫎?,又名楮樹、榖樹,許多文獻中楮樹都是構樹的別稱或古稱,可見在通常情況下,尤其是在古時還沒有系統的植物分類學理論的條件下,人們多是把構樹和楮樹混在一起講的,現存古籍中的構皮紙和楮皮紙究竟是用構皮還是楮皮抄造目前并無定論,也沒有人做過這方面的區別研究,由于是近親二者纖維的顯微特征又基本一致,靠紙張的表觀特征和常規的纖維觀察尚無法區分開來。因此我們現在不妨擱置這種區別,權且將二者統稱為“構皮紙”。這樣既能免去難以區分的障礙,又不會跟大眾常識相沖突。
鑒于此,本刊所述“構皮紙”,如未作特殊說明,皆默認為構皮紙和楮皮紙的統稱。
構皮紙又稱白棉紙、棉紙、皮紙。是以構樹(亦名楮樹、榖樹、拓樹)樹皮的白色內皮為原料,經水漚、漿石灰蒸煮、二次水漚、漿草木灰蒸煮、漂洗、選料、碓舂、洗滌、打槽、抄紙、壓榨、焙紙、揭紙等工序制成。據三國時魏博士董巴在《大漢輿服志》中記載,蔡倫在東京(洛陽)以野生的楮樹之皮為原料主持制造皮紙,這是現有文獻中有關構皮用于造紙的最早記錄。跟麻布轉為麻紙類似,構皮也是先被用于織楮布,之后被用于造紙。由于構樹無需人工栽培,隨處可見,韌皮產量大于麻,到后來逐漸取代麻紙的地位,一度成為主流用紙。聞名千古的“澄心堂”紙便是構皮紙的一種,宋朝時,浙江常山、開化一帶多產構皮紙,頗具盛名。構皮紙因紙張纖維較長、纖維質量純凈、木素含量低,成紙強度好、極耐老化,在古代常被作為上等的抄寫及印刷用紙,我們現在常能看到一些唐宋時期的構皮紙文獻,歷經千年依然紙墨如新,讓人驚嘆。
構皮纖維雖不及麻纖維那么長,但遠長于竹纖維,一般在5-10mm 左右。由于構皮本身具有一定的白度,纖維素含量也比較高,因此構皮紙成紙白度一般要高于麻紙和竹紙,構皮紙質地較麻紙綿軟,韌性好,常被稱為“白棉紙”,亦有“蟬翼”、“冰肌”等雅喻。構皮紙紙面的勻度和平滑度一般介于麻紙和竹紙之間,由于蒸煮過程中用到草木灰,構皮紙一般潔白中略偏灰色,紙面纖維在光線照射下會泛出絲質光澤。由于纖維較長不易分散,成紙內常見有未打散的纖維束,形態蜿蜒曲折,兩端多散開呈絮狀(如圖1 左下)。構皮紙在存放一段時間之后,紙面常見有零星的淺銹黃色暈點狀氧化斑,曾有文人墨客因此雅稱其為“桃花紙”。另外,手工抄造的構皮紙在纖維間還常會殘留一些構皮外皮的黑灰色碎屑,這也是構皮紙的一個特征(如圖1 右下)。
圖1. 構皮紙的表面特征?
圖1 是在放大鏡下觀察到的紙面特征,將構皮紙纖維分散并用Herzberg 染色劑染色之后,放在100 倍透射顯微鏡下觀察,構皮纖維呈棕紅色到紅紫色,或暗酒紅色,纖維較長,兩端尖細,偶見有分枝狀或球狀的端部,纖維形態多自然彎曲,但一般彎曲度不大,纖維細胞壁上有明顯的橫節紋,纖維之間散落有很多碎絮片狀的纖維初生壁。(如圖2)
圖2. 構皮纖維形態特征圖(100 倍)?
在200 倍鏡下,可觀察到構皮纖維具有明顯的細胞腔,但細胞腔大小不一。細胞壁上的橫節紋愈加明顯清晰,紋理深淺各異,大多數橫節紋跟纖維橫切面約成15~20°的夾角。部分纖維細胞的外壁包裹有一層透明膜,稱為膠衣(如圖3),一般多呈斷續狀,并會隨著纖維被處理程度的加重而減少,有些甚至被剝離成碎片飄散于纖維之間,在纖維的端部膠衣相對比較明顯。
圖3. 構皮纖維表面的透明膠衣(200 倍)?
構皮紙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是除纖維細胞外,紙張纖維中還能見到大量的草酸鈣晶體(如圖4),多呈菱形或者正方形,常存在于薄型細胞的腔內或者細胞與細胞之間,造紙過程中的打漿和漂洗程序會使草酸鈣晶體流失,因而一些制作精細的構皮紙中殘留的草酸鈣晶體相對少見。